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我的screw shot學習之路 - 由失敗到(有點)成功

從失敗中學習永遠是最有效。本人花了近兩年時間才續漸揣摩到一些技巧。現在就來分享我這個漫長過程吧!

最初嘗試screw shot時,枕手跟cue ball距離只有一隻手掌長度,要screw back就只可以在cue ball中心向下插。插低一些cue ball就跳起,效果就只有三四個波位。

後來正式跟教練學,枕手放後咗,落cue可以低一點,但後拉效果都只有半張橫枱。即是由藍波僅僅褪到入袋。就算用盡力也沒有大分別。看到教練示範,cue位比較低,但當我嘗試打低一點,一發力cue ball就跳出枱外。真係百思不得其解。
盲試都不是辦法,於是睇youtube搵答案。睇吓啲教練示範。終於得出以下結論:


  • 要推波,cue要篤穿cue ball
  • 枕手要低,要離cue ball遠一點,出cue要盡量同枱面平行。

但仍然還有一個未解之謎:點解發力打個波嘅效果冇分別?
之後睇到奧蘇里雲比賽片段,發現佢可以用慢cue速打screw shot,就即管試試。結果學會了soft screw

另外在一段Stephen Lee客串來港教桌球的youtube片入面學到打screw shot的握cue方法及cue action。握cue手不能太緊,要用手腕令cue保持平行,cue要微微向下插。cue明顆篤穿cue ball一試之下發覺cue ball反應有明顯改善。自此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前發力打出的screw shot冇反應。

以前我發力的時間在back swing時,力量在cue碰到cue ball時就用盡了,結果變成撞波而非推波,cue ball受力後即時離開cue tip,根本沒有機會給cue tip摩擦cue ball。所以正確的發力應該在將近接觸到cue ball時開始發力。大家不妨試試。

天才的死穴 - 壓力測試

天才型球手通常都有一個通病,就是狀態不穩;其情況比ㄧ般球手嚴重。像韋占美或奧蘇里雲,當狀態好的時候,可以打得出神入化,但不在狀態時,就連easy shot也可以失諸交臂。以韋占美的cue法,就算不是六屆冠軍,也不致於六屆阿二。但佢嘅致命傷就係狀態上落大,在決勝局中在關鍵時刻頂不住壓力,將冠軍拱手相讓。

奧蘇里雲大概是終極進化版。不論攻守都已經達到極高水平。但在2014 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中,他在遙遙領先之下反敗給沙比Mark Selby,當然沙比在決賽中表現超水準,尤其是在防守方面;但奧蘇里雲很明顯地因為心理壓力(想贏怕輸)而在關鍵時刻失諸交臂,將整局波甚至整個賽事斷送給對手。
他一向對自己的要求極高,對比輸贏,他更在乎自己的表現。所以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失誤,他的反應會很大,可以在比賽途中丟cue離場。亦因為他打法進取以致給予對手機會取勝。

正因為有這樣的天才型球手及一些出人意表的打法,才能令桌球運動仍然廣受歡迎


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

火箭奧蘇利雲 (一)

相信奧蘇利雲係大多數喜歡打桌球的朋友的偶像。當提到桌球,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。以下是本人對他收集的一些資料。
據他的訪問中所說,他自細被父親困在地窖一個人整天打桌球。他本身是右手握cue,但重心腳在左腳,要勉強將重心腳右移,令到人站不穩,嚴重影響打波準繩度。曾經想過不如砍掉左腳。

他自言戴維斯(Steve Davis)是他的偶像,戴維斯打波的姿勢,不論是握cue,枕手,站位,cue action,每樣都學到十足。所以如果大家有興趣模仿奧蘇利雲的打法,不妨學習戴維斯的打法。他的打法被譽為最正宗。


在訪問的尾聲奧蘇利雲被問及他心中有史以來球手Top 10,其中包括雄霸七十年代的Ray Reardon72年及82年冠軍Alex Higgins6屆冠軍Steve Davis7屆冠軍Stephen Hendry,還有Paul HunterJohn HigginsJimmy White。他更提到他很欣賞Alex Higgins在黃金時期的打法,認為桌球應該係咁樣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