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

100,000小時的真理

暢銷書The Outlier中一個理論是,听有成功人士都經過十萬小時的練習。桌球手亦然。但有系統有方法的十萬小時,遠比無功效兼雜亂無章的十萬小時有用得多。

在前幾章中介紹了學打桌球的捷徑後,相信大家對pot波的信心應該大了。下一步就是校波。理論不難,但易學難精,十萬小時可能誇大了點,但不斷練習別不可少。以下簡單講解校波理論。

只要不是直shotcue波走出來的角度由出cue高度決定。出cue愈低,cue波與目標球形成的角度愈大。因為出cue仍然是在cue波中線之上,所以校波不會影響pot波準繩度。但初學者往往無意之中因為校波而打失。以後我們會探討。

至於要打幾高才可以令cue波走出一個正確的角度,就要大家作不同的嘗試,過程中就好像在不斷地做實驗。而在對賽時則需要有以下的步驟:
  1. 找出入波點
  2. 看看袋口、目標球跟cue波所做成的角度(cut還是薄cut)
  3. 決定cue波要走的路線
  4. 判斷要打cue波的高度
  5. 判斷要用的力度
  6. cue
  7. 觀察cue波真正的出波路線,跟判斷的作一比較,當有差別時,分析應該作出的調整
  8. 記住出cue高度跟實際出波路線的關係


這個 假設> 操作 > 回饋 > 分析 (調整) 的過程不斷重複,只要持之以恆,便會漸漸進入佳境。

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

Screw shot 的迷思

以往看過一些球手打重screw shot,球桿往往向上翹起。我曾經在摸索打screw shot的階段嘗試將球桿翹起。結果是有時可以拉後,但更多時變成stop shot。當用力打的時候,cue波便跳起。

那究竟為何球員打重screw shotcue會向上挑?

要知道桌球手並非刻意翹起支cuecue是在穿過cue波後才順勢向上挑。手臂的擺動形成鐘擺,令到球桿向上翹。


這有別於刻意將cue向上翹。因為當cue tip接觸到cue波時向上挑,那上挑的動作會抵消部份下旋力量。如果cue tip接觸cue波時已向上,那擊球點就會偏高,下旋力量當然比較弱。如果大家有機會用慢鏡研究球手打重下旋,看看cue tip在不同時間的指向,便會明白其中分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