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最佳新人獎得主是暫時世界排名32,中國的周躍龍(Zhou
Yue Long),但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現時排名87的趙心童(Zhao
Xin
Tong)。他在2016英國公開賽僅敗給奧蘇里雲,第一局就已經一cue過百。進攻速度之快足可媲美奧蘇里雲;賽後奧蘇里雲也盛讚趙心童的cue法秀麗(beautifully
cued)。及後此子在2016德國大師預賽中以5-1掃走希堅斯John
Higgins,足證他有能力擊敗頂級球手,可是他的防守能力方面有待改善。大家不妨拭目以待。
Crazy Snooker Blog
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
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
奧蘇里雲怎麼了?
有人話奧蘇里雲因為多打了表演蹇,少打了正式比賽,以致水準下降了,狀態不穩;有人認為他已經不再在意掙冠軍;雖然他在梁文博主持的節目中話自己比賽只為見見老朋友,只為聯宜,畢竟比賽就是比賽,爭勝心一定存在。你看看他在World
Championship 2017擊敗Gary
Wilson後的表情,祓知道他有幾在乎贏冠軍。在與丁俊輝一役可以輕鬆在八分鐘內打146,足以證明他的水準並沒有下滑。那麼他究竟怎麼了?
其實自從World
Championship 2014敗給Mark
Selby屈居亞軍後,其狀態就大不如前,那場比賽他受制於沙比的snooker,因為未能拋離對手,及後愈打愈手緊,屢屢失誤,以致敗陣下來。自此以後,奧蘇里雲開始改變打法,進攻時增加了風險的考慮,不會貿然進攻。亦減少了侵略性。這個可以從降低了的long
pot 成功率可見。
他曾經透露,說現在的球手技術水平提高了,實力變得很接近,就算排七、八十位的球手也可以一cue過100度,所以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他不會貿然進攻,萬一有些失誤,隨時會賠上一局波。以現在的打法,我相信奧蘇里雲要再奪World
Championship比較困難,可能需要對手狀態失準才有機會。
FAQ: 邊隻牌子snooker tip最正?
最近要換snoomer
tip,又要上網研究哪隻牌子tip最好。這是其中一條熱門問題。其他的還有哪個牌子的cue最好打。結果是人言人殊;但總結起來比較多人介紹Kamui
Black,所以今次換了Kamui
Black M,剛剛試用過,比之前的Moori
Soft及Talisman Soft好打。
Talisman
Soft話就話係soft,但打起來都幾硬,不過不至於硬到容易撻cue
(mis-que),tip頭不易上粉,粒tip都算轉,但並非好轉。第一次打Talisman
soft tip覺得粒tip轉得好誇張,輕力打個cue
ball已經好轉,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。然後換了Hercules
tip後再換回Talisman
soft,今次這粒tip就沒有之前的那麼轉。
然後就是Moori
soft,希望可以好過Talisman
soft,結果是Moori
soft比較轉,比較上粉,但也比較軟,亦如傳聞一樣,粒tip打得耐會變磨菇狀,跟其他的多層tip頭一樣,Moori
跟Talisman及Hercules的命運就是頂一層的layer一整塊甩掉。
![]() |
Moori S top layer peeled off |
Kamui
Black Medium?手感不錯,粒tip好轉,不太硬,如果係Kamui
Black soft就可能太軟。
![]() |
Kamui Black M |
另外,比較意想不到的是,一粒只花$6的Elk
Master竟然都好好打。比起要$100一粒的Moori及Kamui
Black一點都不遜色。
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
我的screw shot學習之路 - 由失敗到(有點)成功
從失敗中學習永遠是最有效。本人花了近兩年時間才續漸揣摩到一些技巧。現在就來分享我這個漫長過程吧!
最初嘗試screw
shot時,枕手跟cue
ball距離只有一隻手掌長度,要screw
back就只可以在cue ball中心向下插。插低一些cue
ball就跳起,效果就只有三四個波位。
後來正式跟教練學,枕手放後咗,落cue可以低一點,但後拉效果都只有半張橫枱。即是由藍波僅僅褪到入袋。就算用盡力也沒有大分別。看到教練示範,cue位比較低,但當我嘗試打低一點,一發力cue
ball就跳出枱外。真係百思不得其解。
盲試都不是辦法,於是睇youtube搵答案。睇吓啲教練示範。終於得出以下結論:
- 要推波,cue要篤穿cue ball。
- 枕手要低,要離cue ball遠一點,出cue要盡量同枱面平行。
但仍然還有一個未解之謎:點解發力打個波嘅效果冇分別?
之後睇到奧蘇里雲比賽片段,發現佢可以用慢cue速打screw
shot,就即管試試。結果學會了soft
screw。
另外在一段Stephen Lee客串來港教桌球的youtube片入面學到打screw shot的握cue方法及cue action。握cue手不能太緊,要用手腕令cue保持平行,cue要微微向下插。cue明顆篤穿cue ball。一試之下發覺cue ball反應有明顯改善。自此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前發力打出的screw shot冇反應。
另外在一段Stephen Lee客串來港教桌球的youtube片入面學到打screw shot的握cue方法及cue action。握cue手不能太緊,要用手腕令cue保持平行,cue要微微向下插。cue明顆篤穿cue ball。一試之下發覺cue ball反應有明顯改善。自此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前發力打出的screw shot冇反應。
以前我發力的時間在back
swing時,力量在cue碰到cue
ball時就用盡了,結果變成撞波而非推波,cue
ball受力後即時離開cue
tip,根本沒有機會給cue
tip摩擦cue
ball。所以正確的發力應該在將近接觸到cue
ball時開始發力。大家不妨試試。
天才的死穴 - 壓力測試
天才型球手通常都有一個通病,就是狀態不穩;其情況比ㄧ般球手嚴重。像韋占美或奧蘇里雲,當狀態好的時候,可以打得出神入化,但不在狀態時,就連easy
shot也可以失諸交臂。以韋占美的cue法,就算不是六屆冠軍,也不致於六屆阿二。但佢嘅致命傷就係狀態上落大,在決勝局中在關鍵時刻頂不住壓力,將冠軍拱手相讓。
奧蘇里雲大概是終極進化版。不論攻守都已經達到極高水平。但在2014
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中,他在遙遙領先之下反敗給沙比Mark
Selby,當然沙比在決賽中表現超水準,尤其是在防守方面;但奧蘇里雲很明顯地因為心理壓力(想贏怕輸)而在關鍵時刻失諸交臂,將整局波甚至整個賽事斷送給對手。
他一向對自己的要求極高,對比輸贏,他更在乎自己的表現。所以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失誤,他的反應會很大,可以在比賽途中丟cue離場。亦因為他打法進取以致給予對手機會取勝。
正因為有這樣的天才型球手及一些出人意表的打法,才能令桌球運動仍然廣受歡迎。
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
火箭奧蘇利雲 (一)
相信奧蘇利雲係大多數喜歡打桌球的朋友的偶像。當提到桌球,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。以下是本人對他收集的一些資料。
據他的訪問中所說,他自細被父親困在地窖一個人整天打桌球。他本身是右手握cue,但重心腳在左腳,要勉強將重心腳右移,令到人站不穩,嚴重影響打波準繩度。曾經想過不如砍掉左腳。
他自言戴維斯(Steve
Davis)是他的偶像,戴維斯打波的姿勢,不論是握cue,枕手,站位,cue
action,每樣都學到十足。所以如果大家有興趣模仿奧蘇利雲的打法,不妨學習戴維斯的打法。他的打法被譽為最正宗。
在訪問的尾聲奧蘇利雲被問及他心中有史以來球手Top
10,其中包括雄霸七十年代的Ray
Reardon,72年及82年冠軍Alex
Higgins,6屆冠軍Steve
Davis,7屆冠軍Stephen
Hendry,還有Paul
Hunter,John
Higgins及Jimmy
White。他更提到他很欣賞Alex
Higgins在黃金時期的打法,認為桌球應該係咁樣打。
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
有番兩度(道)散手 (二)
上回講了角度,今次講力度。
力度比角度更難掌握,角度有固定方式,差異比較細;但力度則變化很大。不同球枱的枱速不一樣,而cushion彈性也有差異。球手往往會在比賽中不斷調節自己的力度。當cue波要走的位置衹能容許一個半個波位的偏差時,力度的偏差就會做成嚴重的影響。高手如Mark
Selby 也試過在決賽中用6局波來適應極快的枱速。但代價是輸了冠軍給Shuan
Murphy。
對於慢枱,我們可以用力猛一點,相對來說問題沒有在快枱般大。但在快枱上,力度的要求就多很多。只要力度有偏差(尤其大力了一點畦),cue波就容易失位(out
of position)。將主動變成被動。此時我們可以多打一些厚cut
stun shot來減低cue波運行速度,相對增加穩定性及可控性。另外drag
shot也是一個可選的cue法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